论文丨实现完满人生的心理信念—国学会长王永吉发表时间:2023-02-04 18:11 实现完满人生的心理信念 (王永吉国学会长) ——念中有善、目中有人、口中有德、心中有爱、爱中有序、行中有觉 完满人生离不开心理信念支持,信念坚定则人生越行越顺,越走越好;信念动摇,则前路就难以逾越坎坷、披荆斩棘。大家好,今天我就来跟大家说一说心理信念这回事。行之越远,信念越坚,要实现圆满人生需要坚持六个方面的信念——念中有善、目中有人、口中有德、心中有爱、爱中有序、行中有觉。念中之善是基础,眼中之人是尊重,口中之德是尺度,心中之爱是奉献,爱中之序和行中自觉是提升,这六个信条让人生越走越好。 一、念中有善 俗话说,心存善念,必有善行。但行善事,善念是基础,也是根本。什么是“善”?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一个华夏子孙必备的素质。“善 ”即为好的、高尚的、多表现出心地仁厚,品德醇厚。善念就是修善之念,好的念头,是存在于个体意识与头脑中的一种好的 、善的观念或观点,对于我们行为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在悠久的中华文明中,诸多学派、学者推崇“善念”。如道教始祖老子曾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其言告诫世人:个人的修行虽然要独善其身,但是与人在交往时要做到与人为善,有善念,能善行。在老子看来,心中有善不仅是一种处事态度,更是一种人生智慧。任何时候选择与人为善都是明智的,因为“人有善愿,天必佑之”,相反,人一旦生出恶念、歹念,则“恶报必至”。 在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更迭中,善念始终永不褪色,很多俗语、成语、名句都与善念相关。如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说的是行善事当有崇高的境界,高尚品德当依向善的修炼。“习善扬善” ,就是告诫大家要存善心、说善言、践善行,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平凡事做起。还有“日行一善”,希望人们可以从每日一善念、每日一善言、每日一善事做起,努力成为社会中希望的传播者。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也提出了“友善”,倡导与人为友,与人为善,让善念成为社会的滋养,让善举温暖大家新田。 可以看出,善行与善念是分不开的。唯物主义哲学告诉我们,意识是一种生命的能量,必须流动,就像电脑硬盘必须在电流作用下转动,电脑才能工作。所以,意识就是意识流,就是生命流。作为一种意识,善念就是人们心中流动的善,指导着人们做出善的举动,好的事情,帮助人们的生命更加有意义,更完满。 在我看来心怀善念,可以分为两种情形。第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与人为善、善待他人。这是一种在人家交往中的善,表现遇事往好处想,与人往对处想,为能够信任他人,积极乐观。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先人后己,为他人着想,愿意付出、愿意服务、愿意奉献。而第二种善,缺常常被我们忽视,那就是善待自己。其实善待自己也是一种善,而且,我认为只有能够善待自己的人,才能真正念中有善,与人为善。善待自己的方式有很多,物质上的善待只是浅表,内心的滋润和修养才是从心灵深处善待自己,表现为对自己的一种悦纳和包容,让我们成为一个更加宽厚的人,更加具有包容力的人,赋予我们自己“为善”的能力。 二、目中有人 我们经常听说到一句话:某某人简直太目中无人了!显然这是一句批评的话,从中我们也知道,目中无人的人显得狂妄而自大,难以与人为善,也便难以结交真正的朋友,受到大家的欢迎。因此反过来说,我们要让生活充满柔软和温度,要能如鲜花一般蜂蝶相伴,自然要做一个“目中有人”的人。 作为“目中有人”其实与“念中有善”一脉相承。心中的善念,让我们成为可以看得见他人的人。要看得他人什么呢?我想有两个方面。第一,看得见他人的好。被誉为“当代散文八作家”之一的台湾作家林清玄在吸收禅宗佛教仁爱、悲悯精神后,着眼于社会底层的劳动者,农场的工人、理发师、路边的小贩等等都是他散文中的主角。 在他的散文中展现了这些处在最底层的劳动者的积极处世态度和善良,在面对这些善的历经,美好的交往中,林清玄也获得自己的人生感悟。都说生活不缺乏美,但是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只有留心留意别人的好,看到别人的好,我们才能对生活更加有信心,而且让自己内心更加坚定为善的念头。能够看得见别人的好,这其实也是现在我们所倡导了一种物无贵贱的平等观。社会中有些人习惯于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他人,自认为自己是优秀,而其他人往往不值得一提。但是从生命的角度来说,天地万物同属于地球这个整体,都是生物链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人们无论样貌美或丑,富裕与否都有各自不可磨灭的生存意义。我们呼吁能够做生活的有心人,能够看到别人的长处、善处,哪怕只是点点滴滴的好,都是一种收获。 第二是要看得见他人的难。这里我想起一个鲜活的例子,去年在武汉疫情最为严重的时刻,一名浙江湖州回收废品的老人感动了全国人。这位老人自己唯一的收入就是捡废品,但是在国家困难、百姓蒙难的时候,他果断去社区捐了一万元。工作人员想要登记他的信息,他不愿意留下姓名,他说了一句在网上广为流传的话 “不要写名字,要写名字应该写一名知恩者。”“知恩者”三个字力透千钧。老人对祖国心怀感恩,在国家有难的时候自当竭尽全力。一个回收废品的老人尚且如此,我们如何能对他们的难处视而不见呢?那首老歌唱得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看得见别人的好是尊重,看得见别人的难是关怀,把心中的善转化为行动的善,才能让社会更加温暖,也让我们自己的生命更加圆满。 三、口中有德 做人讲口德。这句话我们并不陌生。口德口德,即口中有德。都说心中有德,是慈悲,口中有德,是智慧。“德”好如何体现出来,靠得是我们的一言和一行。我们经常会说,和谁谁谁聊天真是一种享受,很舒服也收获了很多。这种赞美,大体是因为对方口中有德。何为口中有德?用四个关键词和大家分享。 说话知进退。说话的分寸体现了做人的分寸。都说做人如尺,必须懂得分寸,而一个人是否有分寸感在和他交流的时候就可以感知一二。我们身边一定有这样的人,凡事好打听,不管与自己是否相关,都喜欢追根问底,俗称“很八卦”;我们身边也一定有这样的人,说话时事事都要显得自己好,一句不让,结果却争丢了情义,争来了恩怨。我想大家对这样的人一定都是“话不投机半句多”,那么我们可以反思一下,我们自己是不是已经做到了说话知进退呢?遇事停三分,说话留两分,做人留一分。 说话懂谦虚。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说到这里我想起了孩子初学英语时的一个故事。英语老师跟他说,中国人面对表扬总是变得过度谦虚,我们经常性的回答是“哪里哪里”“没有没有”,文绉绉的一点就是“谬赞谬赞”。而老外则又不那么谦虚,他们用勇敢的说“yes,thanks.”其实我想说话,不管是客气的否认还是勇敢承认,其实都是一种基于事实的谦逊。面对成绩荣誉、优点长处,我们客客气气不加认同,是因为我们认为还有进步的空间;而即使是外国人这般自我肯定的表述,也不过是对客观成绩的肯定,与大吹大擂、沾沾自喜无关。说话谦虚体现的是我们的涵养,是我们的见识和我们的淡然。 说话留余地。现在网上流行一句话: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是的,说话要留有余地,是品德也是艺术,不对他人施加“软暴力”,也为自己留一扇窗户。凡事争锋相对,极有可能杀敌一千也自损八百。 说话重承诺。我相信在交往中很多人有这样一句口头禅,“得咧,以后有空请你吃饭。”但不知有多少人真正的践行的自己的这句诺言,事后主动请客吃饭呢?很多人可能只是一句客套或者习惯语。但是,人无信而不立。诚信,自古是我们欣赏的宝贵品质。言必行、行必果。在我们的交往中,不要轻易的许诺,但一旦许下了诺言就请一定千方百计完成它,因为这就是对我们品德的考验。 四、心中有爱 “爱”这个字眼太常见了,但是大家是不是真的理解什么是爱,如何去爱?什么是爱?与男女朋友的情爱,俩夫妻的恩爱,这些是爱。对父母的孝顺,对子女的关爱,这些是爱。对师友的爱戴,对同事的敬爱,这些也是爱。还有一种爱是大爱,纵然这些人与我们没有什么直接的亲密联系,但是我们出于自身的责任和担当,践行对他们的承诺,付出无私的帮助,甚至生命,这些相对于前面说的情爱、敬爱等等,是“大爱”。 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我也重温了百年党史的风雨历程。透过百年风雨,我也看到很多“大爱”之士和大爱之举。革命年代,那些用自己的红色精神传递出时代强音的革命烈士们,以舍生取义讲奉献,绝不服输能斗阵的精神,体现了共产党人一心为民,人们至上的坚定信仰。在建设年代,那些扎根在祖国各个边陲地区的建设者们,放弃了自己的家乡,毅然决然建设别人的家乡,传递了我为人人的力量。在现如今,经济水平已经大幅提高,但还有很多人无私的奉献在了祖国最需他们的地方。年轻的黄文秀倒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身患重病的张桂梅坚持了40年让山里的女娃娃走出了大山,用教育阻断了代际贫穷;钟南山80高龄挂帅出征战疫,救国于危难,无愧国士无双;驻守中印边界的团长祁发宝,面对印军的无理挑衅,即使手无寸铁也要张开双手迎敌,即使牺牲也寸土不让。这些都是当之无愧的“大爱”。 爱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力量。试问是什么让人们怀有这种能力,拥有这种力量。我认为,归根结底是善。善良让我们有能力去爱,有力量传递爱。爱的本质是给予,而不是获得。我们面对这些“大爱”,满满都是动容,汲取这些爱的能力,我们才能将自己成长成理想的模样,才能创造出更大的奇迹。点燃内心的爱、激发潜藏的爱、播撒温暖的爱、守护逝去的爱,以情动人、以情育人、以情化人,才能铸就更健全的人格、更高贵的精神。 五、爱中有序 万物有爱,同样万物有序。我们继续爱的话题,不知道大家是否想过,爱也是有序的?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一本书,家庭系统排列入门,作者是家排疗法创始人海灵格,他提出一个核心的观点,“爱跟秩序的冲突是所有悲剧的开始和终结”。我们在做很多人都已经为人父母,当我们的孩子在千呼万唤中诞生,他会受到父母的无私关心和帮助,而孩子也承担了父母的爱,也会对父母付出爱。这是一种很深的联结。我们会自觉地维护父母,一如父母会天然地守护我们,对于我们这个共同拥有的系统,我们都送上了无与伦比的忠诚。其背后的逻辑就是一种家庭秩序。 如果家庭的秩序乱了,那么爱则有可能是牢笼、是枷锁、是让生活变得更糟的根源。“我们这么做是爱”“我们还不是为了你好”……这些都可能成为亲子关系的裂痕,成为家庭战争的咒语。当知道爱,不知道秩序的时候,爱就盲目,就变成了纠缠,只有觉悟到爱背后秩序,才能化解。 因此,爱是序的,在社会系统中,爱与万物一样,有它的运行法则,有它的秩序。我总结起来有两个关键:整体和平衡。 整体,指的是爱要从大局出发,个人的小爱服从而对家国,对社会的大爱,这就需要我们摒弃自私的爱,无谓的爱,从更好的角度去用好我们的爱。就像在去年抗击疫情的时候,很多医护人员舍弃了自己的小家,保卫了祖国的大家,他们对国家对人民的大爱,也让他们对小家的弃与舍成为了另一种爱。 平衡,是指爱的是双方要处于一种大致平等的地位。我们都说爱是不可衡量的,确实,爱无价也难以判断事多是少,是长是短。但可以肯定的是爱是相互的,它是人们之间的一种互动,互动的双方要平等、要同向付出,通向发力。正如父母之于子女的爱,虽然不求回报,但是必须教会子女爱人的能力;子女之于父母的爱可能受到在外求学、工作的一些限制,但是也需要全心全意的爱父母。如此,爱才是平衡,才会良性发展。 六、行中有觉 “去去去中知,行行行里觉。”这是《道德经》中的经典名言。这句话说的是在去的过程中,才能有所收获,在行的过程里才能觉醒。这强调的是实践的重要性,已经在实践中提升自身觉悟的意义。行中有觉正有此意。 不管是生命还是生活,都在一个“生”字,这个“生”字包含着丰富的意蕴:一方面,天地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小小的花儿、蜜蜂体内也蕴含着无限生机与力量;另一方面,人处在不断成长、发展之中,拥有巨大的价值与尊严。人类就是通过大量实践,在与自然的不断冲突、协调中实现自身存在的价值。而这个过程中价值获得的多少取决于个人对于实践的思考和觉悟。从哲学的角度来说,每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是短暂而脆弱的,但是若将每一个个体纳入到机的自然整体之中,并且在宇宙生命的不断更新中反复体验到生命的伟大力量,它则是永恒发展,生生不灭的。生命的历程就像是写在水上的字,顺流而下,想回头寻找的时候总是失去了痕迹。所以,没有必要过于留恋或者停驻在过去的快乐,那是自寻烦恼,而我们不时从记忆中想起苦难,反而使苦难加倍。生命历程中的快乐或痛苦,欢欣或悲叹都只是写在水上的字,一定会在时光里流走。而我们关注的生命,应该是当下。所以我们应该突破当下生存环境的封闭性限制,进行大量的审美实践,使得个体狭隘的自我通过实践活动在永无止境的时空中获得新的价值与意义。 提高实践行动中的觉悟离不开生活,尤其是对生活的观察。从生活智慧中发掘人生的价值。在体物入微的实践观指导下,对一切人事物都抱有崇敬、尊重、学习和模仿的态度。哪怕是一只小小的毛毛虫,几只嗡嗡作响的小蜜蜂,可以引发我们对于与生命的畅想。向生活学习,从生活中感悟,从感悟中提升就是一种态度,将是让我们的人生不断走向圆满,实现人生价值的提高。 朋友们,生命是自然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无论顺遂与否,凡是经历,都是自然馈赠的礼物。人此一生,山水一程,于时光匆匆中抓住幸福的瞬间,无悔过去,无惧将来,方得始终。我们的生活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我们的生命就在自己的脚下。心里越是丰盈,则生活越是美满,增添心灵的成色,寻找内心的“珍珠贝之质”,保有清明的心性,自在、舒放、自然地正视自己的生命,用善心、真情、爱意、道德,收获人生中那颗属于自己的珍珠。 简介 现任决策中国专家智库联盟副理事长,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国学文化首席智库专家。中国文明出版社认定为走进国学经典人物。中国东北易学论坛副主席。吉林省长春市国学文化协会会长、法人。资质职称国学讲师、教授,高级心理咨询师,易学传承师,道医诊疗师。编辑书籍《浅析畅谈国学经典》、《说易论道》等! 参考文献: [1] 王明方.坚定理想信念 创造美好人生.党建,2011. [2] 王咏,杨欣萍.坚定信念 打造精彩人生. 凉山文学,2016. [3] 孟鑫.坚定的理想信念,时刻都不能少.民论坛, 2017. [4] 杨爱妹.口德口德,即口中有德。都说心中有德,是慈悲,口中有德,是智慧.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1104/01/72252126_943985362.shtml,2020. [5] 人生要有谦虚的心态. 老农看天下,2019-06-26 . [6] 吴珏华.让爱成为一种力量. 山东教育,2017. [7] 李丹.爱是一种力量——谈谈德育工作的实施.2014. [8] 生命,那是自然付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诺贝尔 |